一、常见的孔子名言有哪些
1、是孔门中十大弟子
2、孔子还说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”。
3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4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,小人反是。
5、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
6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7、自行束修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
8、孔子·学习·论语·勤奋学习
9、孔子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,祖籍宋国栗邑,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。
10、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
11、诚信·孔子·诚实·诚实守信
12、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13、民无信不立。
14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
15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16、又称四科十哲
17、德行:颜渊,闵子骞,冉伯牛,仲弓。言语:宰我,子贡。政事:冉有,季路。文学:子游,子夏。
18、孔子·励志·立志·论语
19、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20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解释: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,表示对学习的欢喜和享受,同时也指出了交友的乐趣。
二、孔子常用的名言
1、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,其人被列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,祭祀孔子的“祭孔大典”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“大祀”。
2、有其德而无其言,君子耻之。有其言而无其行,君子耻之。既得之而又失之,君子耻之。地有余而民不足,君子耻之。
3、孔子·中国·正能量·论语
4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
5、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6、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
7、孔子语录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――摘孔子《论语》 (如果学了之后,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,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?假如有朋友从远方
8、不学礼,无以立。
9、论语先进篇第三章中的名言
10、别人的批评、劝告听起来尖锐、让人感到不愉快,但对于自己的行为改正确实很有好处的。
11、言必信,行必果。
12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
13、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,倡导仁义礼智信。有弟子三千,其中贤人七十二。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,晚年修订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经。
14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解释:孔子认为知识应该明确知道自己所掌握的,也应该诚实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。这是真正的智慧。
15、话要说在点子上
16、孔子·论语·生命·中国
17、孔子·感恩父母·感恩·父母
18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19、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
20、父母之所爱亦爱之,父母之所敬亦敬之。
三、有哪些孔子名言
1、学习·孔子·坚持·勤奋
2、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
3、孔子·文明·礼貌·礼仪
4、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
5、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
6、在说话方面,孔子有很多的名言,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:“辞达而已矣”。
7、孔子·论语·道德修养·诚信
8、字之者,其言也一也,其志也一也。解释:孔子认为字要符合言辞与意志的一致性,即言辞和心意要一致。
9、孔子十大弟子被称为孔门十哲
10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11、孔子·论语·父爱·亲情
12、孔子·论语·学习·勤奋
13、常言道:“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”。
14、正能量·论语·古代·中国
15、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则止,毋自辱焉。解释:孔子说,我们应该真诚地教导他人,推广善良的道德,但如果对方不接受,我们应该停止劝说,并不可自取耻辱。
16、孔子·论语·宽容·正能量
17、孔子·论语·国学
18、孔子·理想·论语·法律
19、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20、知之者不如好知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四、孔子常用的20句名言
1、诚信·孔子·诚实守信·诚实
2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3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4、时间·孔子·惜时·论语
5、有德者必育言,有言者不必育德。听其言而观其行。君于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不逮也。
6、意思是:德行:颜渊,闵子骞,冉伯牛,仲弓。言语:宰我,子贡。政事:冉有,季路。文学:子游,子夏。
7、学习·孔子·论语·诚信
8、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9、孔子认为,言辞只是一种交流工具,本质是用来沟通的,主要是信息传递互换,没必要非得有好口才。
10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,知者动,仁者静,知者乐,仁者寿。
11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